“天路”上的木工“守艺人”: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

发布时间:2023-05-10 15:12:3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news

“天路”上的木工“守艺人”: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
图为梁军正在绘制设计图纸。 周悦翔 摄

  中新网西宁5月10日电 题:“天路”上的木工“守艺人”: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

  作者 祁增蓓 周悦翔 党敏嘉

  早上8点,梁军便来到了工作岗位,清点木料、检查锯片、铺开图纸……两米见方的加工台上,他轮番对木板、木块、木条等木料进行切割、开槽、拼接、打磨,或大开大合,或精雕细琢,每一个步骤和动作都娴熟无比。

  今年55岁的梁军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工务段综合车间机修工区副工长,长年浸润木工技艺,是“天路”上唯一的木工“守艺人”,精通各类木工技艺,知晓上百种榫卯结构。

图为梁军使用角磨机打磨木头,让木制品更加平整光滑。 周悦翔 摄
图为梁军使用角磨机打磨木头,让木制品更加平整光滑。 周悦翔 摄

  梁军回忆,1988年12月,他刚入职铁路时接触的第一个工种就是木工,在老一辈木工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对木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即使当时的工资不足百元,依然会拿出一部分来买书学习。

  “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就能做到扣合严密,可使用百年依旧坚固。我结婚时,每一件家具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梁军的言语和行动,无不透露着他对木工的喜爱和热忱。

  学习两年木工后,由于生产调整,梁军先后辗转于线路工、桥隧工等岗位,闲余之际,他依然把木工手艺应用到实际,成了工友身边贴心的修补匠。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沿线多个单位的生产生活用具“告急”,西宁工务段成立了专门的工机具维修和制造中心——机修工区,拥有木工手艺的梁军重拾起木工生产,一干便是17年。

图为梁军使用刨子刨平木头表面。 周悦翔 摄
图为梁军使用刨子刨平木头表面。 周悦翔 摄

  与木头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梁军有着自己的坚守。“每次接到现场的木工‘订单’,我都会去实地反复勘察空间、测量尺寸,确保万无一失。”从测量、设计外观和结构,到切割、拼接、上漆等诸多工序全部由他一人完成,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

  梁军的手艺遵循传统,但也追求时尚,他会时常上网查询了解木工的前沿工艺和材料,什么机具效率高,什么花纹最时尚,什么材料最耐用,梁军如数家珍。得于心而应于手,根据不同的木料选用金刚石、合金、树脂等不同材质的锯片,运用热融胶封边、曲线锯等新工艺,善用壁挂式、推拉式、折叠式等多种形式的制作技法,梁军精益求精、学以致用、不懈追求,制作出的各类器具结实耐用、美观精巧。

  “木工生产要‘为运输生产所需,为职工生活所用’,这是师傅留下的教诲。”梁军告诉记者,为突出木工创作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十几年来,他根据线路工的作业特点,设计制作了轨道检查镜、木方尺等实用工具,为各个现场的车间班组量身制作了物料架、工具箱、办公桌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具上万件,它们不但质量上乘,价格上也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左右,节省成本80多万元。

图为梁军使用手电钻修理办公室大门合页。 周悦翔 摄
图为梁军使用手电钻修理办公室大门合页。 周悦翔 摄

  随时代而变化的除了梁军的木工技艺,还有他最钟爱的加工台。那是青藏铁路老一辈木工师傅传下来的“传家宝”,经过梁军多次改良,不但可以随意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还具有测量、打磨、钻孔、固定等功能,配套的刨木器、凿子等工具均由他自己制作,就连木屑吸尘设施也都是他利用轨道车废旧的空气滤芯改装而成的。

  设计时的劳心费神,忙碌一天后的头晕目眩是这份工作的真实写照,但在梁军看来,加工时不绝于耳的噪音和不停产生的木屑,都是木工间看似平常岁月中的波澜。“木工间其实是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从未对木工工作感到乏味,每天结束工作时,我都对我的作品感到满意和骄傲,每制成一件,我都为它们拍照留念。”(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