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馍蒸出“花”的北京大姐佟国华用心蒸出生活美

发布时间:2022-09-09 09:30:2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news

把馍蒸出“花”的北京大姐佟国华用心蒸出生活美
佟国华精心制作的“寿桃牡丹”花馍作品亮相2022年服贸会。 马平川 摄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马平川)长着胡须、头顶王字,眼神萌萌的小老虎;闪着绿光、圆润饱满的青苹果;点缀两三朵娇艳桃花的小馒头……一道道冒着热气的面食被平谷区52岁佟国华大姐,从蒸箱小心翼翼地端出来。围观者无不啧啧称奇。她精心制作的“寿桃牡丹”花馍作品在不久前北京举行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亮相。

  从最初下岗再就业,到后来访学提升、创新研发打开新市场,佟大姐初心不改,执着中国传统面食文化,用巧思、巧手,蒸出了普通人方圆餐桌上对美好生活的寄语,也蒸出了自己美好生活,因此她给自己的工作室起名为“佟记美好生活”。

佟国华制作的特色花馍组合。 马平川 摄
佟国华制作的特色花馍组合。 马平川 摄

  佟国华从小跟着擅于蒸面食的母亲和奶奶学习做饭,看着村里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过寿、满月,都能用上自家做的花馍,她特别开心、自豪,给妈妈奶奶当“小伙计”的劲头更足,也在无形中打下了技术底子,埋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2000年,佟国华从粮食系统下岗后,打过烧饼、卖过包子,还干过工程装修……每一样都精益求精,就这样风里雨里的奔波了十多年。10多年间,佟国华深刻感受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于吃特别是吃特色、吃文化的需求越来旺盛,这唤起了佟国华继承家传,深耕传统美食文化,制作花馍的初心。

佟国华整理玫瑰花馍。 马平川 摄
佟国华整理玫瑰花馍。 马平川 摄

  “孩子上高中以后,佟国华就放下手里的活,专心陪读,每天都要往返学校和艺术培训班。孩子也争气,2015年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佟国华说。

  孩子的愿望实现了,50来岁的佟国华也正式开始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做起了花馍。“花馍虽然用料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个技术活。”佟国华说,花馍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不得马虎。

佟国华制作的栩栩如生的玫瑰花馍。 马平川 摄
佟国华制作的栩栩如生的玫瑰花馍。 马平川 摄

  蒸好花馍不是件容易事,蒸出的成品是“发福”的面坯,面团进蒸箱和出蒸箱之间有个膨胀率,所以在最初根据不同造型,面坯的硬度、醒发时间、坯型的薄厚都要在一次次实操中进行摸索。为此,佟国华熬过了数不清通宵,记下了10来本实操笔记。

  花馍好看还要好吃,除了面粉、牛奶、酵母等常见的原料,胡萝卜汁、菠菜汁、芹菜汁、火龙果汁等果蔬也是佟国华的花馍配方里确保食用安全的主角。

向日葵花小馒头。 马平川 摄
向日葵花小馒头。 马平川 摄

  “为了理想而努力是幸福的”,这一直是佟国华的口头禅。随着世界休闲大会在平谷成功举办,打造世界休闲谷成了平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家传花馍样式的基础上,佟国华的眼光也关注到了时尚的年轻人,不断摸索新花样。

  2019年,佟国华一边和自己孩子的美术老师学习中国画,一边慕名去山东考察学习,吸纳了当地的一些做花馍的方法,经过绘画艺术和花馍技艺的整合创新,她对制作面花有了自己独特的配方、手法和设计。创意制作的“向日葵”“西饼”“玫瑰”“小猪佩奇”等系列花馍一下子赢得了年轻消费者。

佟国华线上直播教授花馍技艺。 马平川 摄
佟国华线上直播教授花馍技艺。 马平川 摄

  在佟国华手中,小小的面团被赋予活力,变成一个个美妙绝伦、造型别致,让人拍照打卡留念的“网红”精美面点。佟国华还开启了定制服务,只要您有想法、有图案,我就能蒸出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发扬光大,佟国华主动站出来做传播者。2021年8月,在平谷区多部门单位的支持下,佟国华成立了“佟记美好生活”工作室,开始教授花馍制作技艺。每到七夕节、妇女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妇联、团委、教委,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工作室参加特色花馍培训,讲述非遗文化故事,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佟国华为北京市平谷区国资系统员工培训。 马平川 摄
佟国华为北京市平谷区国资系统员工培训。 马平川 摄

  从传统到时尚,从心间到指间,从美食到艺术品……佟国华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在精美的花馍作品当中。

  近年来,佟国华多次带着作品参加平谷区大型文化活动。为支持平谷建设,佟国华专门设计制作了《桃醉平谷》,为金海湖红叶节制作了《漫山红叶》,慰问驻区森林消防指战员制作花馍《赴汤蹈火》,重阳节慰问老人制作《九桃一手》等等,展现花馍技艺的同时,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也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佟国华的花馍技艺正在申请平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梦想就是把技术传承下去,让花馍技艺既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又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佟国华希望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传承手艺,让古老的花馍技艺重新焕发旺盛生命力,在新时代广阔的舞台上“活”起来,也让生活美起来。(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