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1月23日电 题:山西非遗“刘氏老鼓”:传承创新工艺延续百年生命力
作者 刘小红 陈艳华
“‘刘氏老鼓’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需要长期学习和磨炼。”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老鼓”技艺传承人刘建军23日如是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刘氏老鼓”,刘建军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推广,希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山西长治流传着“黎城老鼓、长子铜锣”的民谚。发源于黎城县程家山镇范家庄村的“刘氏老鼓”技艺精湛、工序复杂,无论从选皮、选木料,还是制作鼓身、鼓面,都彰显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刘氏老鼓”制作技艺已有百年历史。据了解,刘建军的曾祖父刘旦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旦被村民们推荐制鼓,他设计好鼓的图样,经过一番努力与琢磨,终用牛皮制成一面大鼓。当时黎城盛行上党落子,用鼓很多,一时间刘旦名声大震,方圆几百里的戏班几乎都用上了范家庄村的“刘氏老鼓”。
经过四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改进,“刘氏老鼓”以其音域宽厚、发音响亮、灵敏度强,同时能经受强烈的气候变化而音质不变等特点深受欢迎。2011年,“刘氏老鼓”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氏老鼓”制作技艺作为地方剧种和音乐的特色乐器,要求制作者不但有纯熟的制作手艺,而且要懂得音乐,凭感觉和经验精心制作,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刘建军告诉记者,“刘氏老鼓”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分为制作鼓身、鼓皮、蒙鼓、调音、上漆几个步骤。“传统制鼓艺人把制鼓当作一门艺术,把每件作品都当作艺术品来做。”
据介绍,制鼓时需将黄牛皮经过硝皮、晒干、钻孔等处理,再把牛皮固定在鼓壳上,用专用工具将牛皮扩张绷紧,保证鼓的音质。其次是准备鼓身,以椿木为佳,根据鼓的大小,刨成一个个尺寸相符且弧度相同的小鼓板,将它们沿缝隙黏合到一块,鼓面就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张弛有度,操作者需眼到、手到、心到。接下来是蒙鼓和调音,把鼓皮蒙在鼓身上后用力“顶”牛皮,使其弹性得以拉伸,接着就是敲击鼓面、调节鼓音,然后再把鼓皮固定在鼓身上。最后一步是上漆,经过复杂的工序,一面大鼓才算制作完成。
从小听着父亲和爷爷“呲呲呲”的刨木头声,刘建军耳濡目染,从16岁开始正式学习制鼓,不但继承了家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还在实践中潜心研究,不断改良,使这门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如今,刘建军制作的牛皮鼓种类丰富,有挎鼓、书鼓、玩具鼓及各种威风鼓,这些鼓最小的直径只有几厘米,最大的直径达到2米多。成品鼓主要销往各地乐器店,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中。
刘建军说,因“刘氏老鼓”是纯手工制造,每年只能制造百余面鼓。“由于晋东南地域的乐器队需求多,制作的鼓有些供不应求,希望更多的人来学习,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完)